400-123-4567
结合对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南开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中山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四川大学等全国近200所985、211高校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真题的总结和研究,我们发现MPA公共管理硕士复试(特别是复试面试)主要包括三类:第一类是工作相关题(如职业规划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、领导艺术等),第二类是专业课相关题(如行政管理主要理论),第三类是时政热点问题(如放管服、精准扶贫、疫情防控、制度优势、治理能力等)。
鉴于此,我向大家推荐以下几本参考书(适用于全国MPA考生):
公共管理,李国政,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8年版;
公共政策分析,李国政,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9;
公共管理:热点问题与考题解析,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0年版;
公共政策:热点问题与考题解析,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1年版;
MPA公共管理硕士复试指南,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1年版;
另外,中国人民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中山大学、中国科技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都应该多读一本书,就是冯晓天的《社会研究方法》。
2021年厦门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信息及面试感受
1. 申请条件
1.报考公共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的申请人须具备以下条件:
(一)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。
(二)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,品德良好,遵守纪律、法律。
(3)申请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有关体检要求。
(4)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人员;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,符合我校相关学历要求,具有与学士学位同等学历资格并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人员;或获得硕士、博士学位,具有二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人员。
重点招聘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。
二、计划招生名额请见《厦门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》。
考研经历:
网上有很多关于如何备考的帖子,都很不错。我用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全卷,纸质不错,略厚,加上老鲁的逻辑和数学点。数学是初中、高中的基础知识点,很简单。多做题找找感觉,毕竟很久没做题了。逻辑比公务员考试题量多,形式逻辑占比大,多做题。作文部分,论证、分析是逻辑的应用,基本框架要熟记;大作文的论点要正确,1000字以内难度不大;英语基础好(CET-6)的基本上可以过线,但想要提高分数,还是要打好基础,背单词。 如果报考清华北大以外的学校,笔试成绩200多基本就能过34所学校的线。如果报考一般本科学校,185分的目标就够了。根据这个目标分析自己的劣势和优势,再细分各个科目的目标。我的分数不高,但是还可以,一考213分,二考201分。去年高考的时候,我在数学和逻辑上浪费了很多时间,论证分析我15分钟不到就做完了,论文也没写,但还是考了127分。可以看出每道数学题是3分,每道逻辑题是2分,这两部分(75+60)能保证110分是比较稳妥的。当然大家还是要尽量提高答题的时间效率。 不需要准备太早,但如果时间充裕,早点准备也是好的。做好计划,比如10月底完成数学和逻辑的第一次复习,11月开始论证和写作,同时做真题模拟。保持状态直到考试那天。
再次重新测试。
老师们关心的不是你已经具备了多少公共管理专业知识,而是你的领导潜质、思维方式和未来的可塑性。所以不用担心不懂什么是公共物品、什么是公共资源管理,一定要对所在行业的公共事务管理和政策有足够的了解,还有对时政的立场。复试比例清华70%,北大50%,厦门40%,时间基本都是20分钟。复试笔试方面,清华有15分钟的写作时间,还有“四个自信”这样的题目;厦门大学有2小时3000字的文章,目前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公共管理。2018年的复试题目是“国家机构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”。
20分钟,清华没有英语,是纯面试,7个老师,每个老师都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问问题,他通常希望你简明扼要。厦门大学有英语和专业面试,英语老师会根据你的专业问一些问题,很多人答不出来,也有人听不懂,那么好心的老师就会改成简单的问题;专业问题则是根据你从事的领域,有的同学被问到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工作(党员工作者),如何看待代表渠道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(宣传部),这些资深老师似乎对政府工作的每一个领域都有深入的见解,所以如果你听不懂,就老实说出来。一定要准备自我介绍,尽量简单。
厦门大学MPA公共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面试题2010-2021
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竞争理论
斯蒂格勒的俘获理论
发展中国家传统公共行政模式
发展中国家采用官僚体制的原因
发展中国家采用公营企业的原因
开发管理模式及问题
Dwedi 和 Henderson 认为发展中国家采用发展管理存在缺陷